这个夏天,苏超足球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,成为了一场席卷体育、文旅和经济的全面狂欢。不同于以往出圈的城市,这次苏超的威力更为显著,十三座城市全面开花,引人瞩目。
赛事的火热程度超乎想象,观众人数众多,单场观众超过两万,门票供不应求,甚至出现了门票溢价超过六十倍的情况。据统计,已经有超过十八万名球迷涌入各个主场城市现场观赛,上座率堪比职业足球联赛。苏超的蹿红速度令人惊叹,其热度甚至比肩同期举办的欧冠决赛。
在苏超的带动下,江苏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观赛旅游套餐、城市IP展演,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。景区预订同比增长了惊人的三百零五个百分点。同时,这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,A股市场出现“足球狂欢”,带动了多只足球概念股的大幅上涨。
线上网友们也积极参与其中,演变出一场全民造梗大赛。官方口号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引发网友热议,各城市间的较量被赋予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,网络热梗涉及地区、方言、历史、特产等。其中,南通以三战全胜的战绩位列第一,被戏称为“南哥”,而苏州、无锡、常州等GDP过万亿的城市在积分榜上位列倒数,被昵称为“太湖三姐妹”。
尽管被称为“太湖三姐妹”,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火出圈。尤其是常州队,每输一场比赛,网友就以拆字游戏调侃其队名,更是为常州带来了大量的流量。常州别出心裁地推出特色“9.9元门票+萝卜干炒饭”套餐,借此一举让常州萝卜干名声大噪,当地萝卜干线上销量翻倍。
除了足球比赛的热闹,苏超更是为江苏乃至中国打出了一张张产业名片。作为“苏南模式”的发源地,苏州、无锡、常州等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,产业集群聚集、产业配套完善。近年来,江苏的创投活跃度也在全国领先,其中苏州、无锡、常州等城市的投资活跃度尤为突出。
江苏之所以能够复刻这样的模式,除了城市间交通便捷、高人口密度提供了庞大的潜在观众池外,更重要的是江苏区域经济的强劲和均衡。江苏省各市经济差距小,无需依赖省会资源反哺,给了江苏不同城市同台竞技的底气。这种均衡性也使得“十三太保”之间形成了互不服输的竞争氛围,造就了一个个现象级热梗。
事实上,苏超模式的难以复制性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。有人提问“除了江苏,还有哪些省份可以复刻苏超?”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是苏超模式难以复制。因为江苏的经济发展本身就离不开城市间的互相竞争,这种竞争也塑造了江苏成为“苏大强”的精神内核。
如今,苏超联赛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,各市都在为争夺胜利而努力。这不仅仅是一场足球比赛的较量,更是城市产业竞争的一缕缩影。在这个正向竞争中,中国科技产业正在崛起,每一座城市都在寻求逆天改命的机会。苏超的成功无疑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这样的赛事和城市的发展崛起吧!
下一篇:邓亚萍、周宁助阵西红门足球赛